“长安少年中华文明探源之旅”第一期研学活动圆满结束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历史时期……中华文明是如何一步步孕育诞生、成为“礼仪之邦”、形成大一统帝国,并延续数千年?
7月25-26日,华商报文物报道融媒体传播栏目“陕西文物探探探”携手华商报研学游活动品牌“长安少年”,联合西安和宝鸡四家文博单位(或景区),发起组织了“长安少年中华文明探源之旅”系列主题直播+暑期研学活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陕西文物探探探”栏目主持人、“长安少年”工作人员,与17名孩子一道,走进蓝田猿人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中国周原景区,实地了解了我国的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
距今163万年
蓝田猿人可能是东亚出土最早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在蓝田猿人遗址博物馆,宣教部负责人樊银涛老师为孩子们讲解了蓝田猿人头骨化石的发现过程,蓝田猿人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古人类体质发展与演变过程。
“陕西文物探探探”主持人马虎振老师为孩子们播放了洛南县夜塬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视频,帮助孩子们了解考古发掘工作,了解不同时代古人类制作石器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参观完展厅,孩子们顺着蜿蜒曲折的台阶,在老师的带领下缓步上山,来到公王岭山腰的蓝田猿人遗址纪念亭。在亭子附近的空地上,孩子们在樊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砸制的石器。王海若同学和王垚芝同学毛遂自荐,穿上了博物馆为这次研学活动仿制的风格粗犷的原始人服装,原地砸制石器体验蓝田猿人的生活。
距今6000年
西安半坡先民已开始农耕
陶器上刻画符号或为甲骨文前身
在西安半坡博物馆,曾多次在全国和省级讲解大赛中获一等奖的文博馆员王艺颖老师为孩子们讲述了6000年前原始共产制母系氏族社会下半坡人的生活。出土文物展厅、遗址保护大厅内展陈的内容,带孩子们“穿越”到了新石器时代。
同学们一路跟随老师认真听讲,了解了20世纪五十年代发现的这个仰韶文化遗址先民们创造的文化。今年10岁的许诗皓是第二次来参观半坡博物馆了,“我上次来过但没有什么印象,这次来感觉好有意思”,他开心地说。
在博物馆“史前工场”,专门的研学老师带领大家体验了古人是如何钻木取火的。指导老师手把手教给大家方法,孩子们分组合作,来回拉动木弓带着木质钻杆在木板上持续摩擦,当木板被木钻杆摩擦生热同时钻出坑洞变成高温的木炭屑,掉落在下面的火绒上引发青烟,之后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不断对着冒烟的火绒吹气。当火焰成功升起的那一刻,孩子们欢呼不停,成就感满满。
青铜铸文明
周礼秦制奠定中华文明重要基因
汉代后“中国”就以非正式国名一直对外使用
在宝鸡,孩子们首先参观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一级讲解员刘瑞雪以基本陈列“青铜铸文明”为依托讲述了周秦历史,带领孩子们感受周文化和先秦文化。逨鼎、逨盘、何尊、簋、秦公钟、秦公镈……和这些重要文物相关的历史事件,它们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刘老师逐个讲着,孩子们认真听着、仔细看着。
周代的礼乐文化对当时的人和后来的人有什么影响?大家都知道秦代郡县制对后来历史影响很大,那么秦人最早是从何时开始实行县制的?刘老师结合文物的讲解生动深入,让参与研学的中学生对这些问题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何尊特别展”区域,刘瑞雪老师重点介绍了“中国”二字第一次以词组形式出现就是在何尊上,汉代后“中国”就以非正式国名一直对外使用。
基本陈列参观结束后,博物院为孩子们准备了“童趣古金——卡纸上的青铜器”研学活动。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亲手粘贴院藏唯一西周王器—— 簋的卡纸。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贴文物、上颜色、写金文,既了解了青铜器器型及纹饰,也了解了西周金文,感觉收获满满。
在周公庙探究“陕西”词源
在周城参观礼制建筑明堂
研学游最后一站是中国·周原景区。在景区金牌讲解员肖家荣老师带领下,孩子们首先参观了周公庙内的周公殿、召公殿、太公殿这三大殿和润德泉等,了解了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三人的历史贡献,了解了“陕西”一词的渊源。
之后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乘坐索道来到周城,参观了周文化数字博物馆和周代礼制建筑明堂。周文化数字博物馆内关于西周天子世系、宗法制与分封制、周人迁徙路线等重要历史信息的展陈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尤其是全息文物的3D展示,非常吸引孩子们。
在中国周原景区,孩子们亲手制作了青铜拓片。上纸、敲打、上墨、揭取,青铜纹饰逐渐清晰可见。孩子们小心翼翼认真专注,在拓印中感受了传统文化的乐趣。
同学们意犹未尽
家长们认可点赞
拓印结束后,这趟研学之旅便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开始了返程。在从宝鸡返回西安的车上,孩子们意犹未尽,表示还想继续参加类似的活动。刚刚结束高考的徐婉婷和9岁弟弟徐楷博在回去的路上特别开心,“希望老师多多组织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已经期待下次的活动了。”
12岁王麒陆的家长表示:“两天的旅途,既锻炼了同学的独立自主,又增长了知识。家长放手原来孩子可以做得很好!感谢华商报组织的这次研学活动,辛苦各位老师了。期待今后此类活动,同学还要踊跃参加。”
研学结束后,同学们给报社投稿了自己的游后感。刚刚中考完的王海若同学写道:“这趟研学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是历史文物和知识,还有同学间的友爱互助,一趟研学下来,分别时大家眼里都是不舍,我和一位姐姐加了微信,我们还约好以后要一起参观博物馆。最后要感谢半坡的王老师、蓝田的樊老师、宝鸡的刘老师、周原的肖老师,几位讲解员老师都学识深厚,讲解时生动形象,我们一点都不觉得枯燥,感谢华商报马老师、陈老师和王老师的全程陪伴,让我对记者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要感谢路途上一直照顾我们的张老师,对我们很负责也很细心,谢谢老师们!我很高兴能加入这次的研学营活动,下次有机会一定继续积极参与。”
至此,“长安少年中华文明探源之旅”第一期圆满结束,此后华商报也将推出更多优质研学产品,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知识。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实习生 王好迪 摄影 陈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