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发绿电 “气”尽其用
日前,在煤层气公司瓦斯发电管理中心朱集发电站,该中心副主任陈德国指着发电机组上的防絮滤网对记者说:“针对春夏之交常见的飞絮、沙尘等,我们通过加装防絮滤网确保机组平稳运行,多创效益。”一季度,该公司瓦斯发电量超额完成季度既定任务目标的20%,实现较好的经济、环保效益。
“集团公司一季度‘六效’分析点评会议召开后,我们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坚持‘能发尽发,方气必用’思路,继续深挖内潜、消缺补差,在强化与矿井气源协调力度、优化站区发电机组配置、合理安排机组检修时段等方面下功夫,确保实现‘双过半’任务目标。”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资料图)
同频同步保运行提功效
日前,煤层气公司瓦斯发电管理中心潘一东发电站队长卢广虎与同事们一步步顺着气柜外沿的铁梯登上了气柜顶端,开始了一天的巡检作业。站在离地面20多米高的大型储气柜上,整个场区一收眼底。
“我们巡检的气柜储气量达一万立方米,储存着潘集矿区地面瓦斯治理井开采的煤层气。”在巡检的间隙,卢广虎向记者介绍。近期,该站充分利用这些富余的煤层气进行发电,最大化提升了瓦斯发电利用效率。
目前,煤层气公司在用瓦斯发电机组共有93台,总装机规模达70兆瓦。“一季度实现了六千多万度的发电任务,其实也克服了各矿区气源分布不平衡、部分站点老旧机组比例高等现实困难。”陈德国有感而发。
为提升各站点机组开机效率,充分利用矿区富余煤层气资源多发电,该公司坚持“能发尽发,方气必用”的思路。虽然受到潘一矿退出产能影响,潘一矿东井井下的剩余瓦斯气源量减少,但潘集地区瓦斯治理开采井所采的煤层气气量相当可观。潘一东发电站长期保持三台发电机组,实现一用两备。进入5月份,该站要求加强日常巡检,根据潘集地区煤层气开采供气量随时调整机组发电负荷,确保富余煤层气资源实现“吃干榨净”。
同时,该公司还充分利用潘二西风井发电站在去年下半年新投入运行的6台低浓瓦斯机组,及时根据潘集地区煤层气产量、浓度等参数动态变化,实现高浓瓦斯与低浓瓦斯搭配发电,进一步提升机组运行效率。
“上半年,气温条件优越,机组发电运行温度相对较低,是有效提升机组发电负荷,增发电量的黄金阶段。”陈德国介绍,由于提前对9个发电站点机组运行情况和生产能力进行再梳理、再分析,做到机组维护保养与矿井停产检修时间同频同步,切实提高了机组发电效率,为实现“双过半”奠定了基础。
各瓦斯发电站点在日常也主动与所在矿抽采单位加强沟通联系,时刻掌握气源变化情况,把维修保养和故障处理尽量安排在气源较差的时段进行,尽量减少低浓瓦斯气源下降的不利影响。
智慧发电减员增效
站在该公司朱集发电站场区内,20台瓦斯发电机组轰鸣,从井下抽采的瓦斯源源不断地输入发电机组,实现从有害气体到绿色电力的“蝶变”。朱集发电站一季度瓦斯发电1700多万度,一个站的所发电量就占整个公司的一季度瓦斯发电总量的四分之一。
“特别是刚刚置换的这批新机组智能化程度较高,在提升瓦斯发电效率的同时,又显著降低了日常运维工作量。”正在该站值班的该公司瓦斯发电管理中心副主任姜存生指着新机组向记者介绍。
随着瓦斯发电技术不断升级,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减轻职工运维劳动强度,该公司一直致力于提高发电机组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去年以来,该公司逐步为朱集、张集、顾桥、顾南等发电站更换了一批发电效率与智能化水平在国内领先的发电机组。
由于瓦斯气源丰富,朱集发电站改扩建工程是该公司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去年下半年,该站新增了五台济柴发电机组成功并网。同时,该站远程监控系统同步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了新旧机组的远程控制集成。“升级后的新系统数据更全、信号传输更快、操作也更便捷,日常运维智能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姜存生说。
在朱集发电站监控中心,该站巡检工吴家军演示了机组日常运维智能化模块功能。“智能化升级后,我们在监控中心就能更及时准确掌握机组运行状态,迅速发现机组异常状态,从而快速做出紧急停机、空燃比调节、降功率等操作,有效保障机组安全运行。”
记者见到,升级改造后的智能控制系统不但能做到一键开停机,还将安防系统、视频监控及设备运行参数进行统一融合,系统通过与设备正常运行参数对比,就能自动进行数据分析,智能调整设备运行状态,并将警示画面和报警数据显示在监控中心综合屏幕上,极大提高了机组运维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在智能化升级改造后,朱集发电站目前只有职工16人,在发电效率提升10%的同时,人员减少了近一半。”姜存生指着自动运行的机组向记者介绍。
“我们将按照集团公司一季度‘六效’分析点评会相关要求,继续加快瓦斯发电机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改造升级,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提升瓦斯综合利用率,在提升‘六效’上再迈新步,奋力实现‘双过半’目标。”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